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感時憂國月考作文高頻考題導寫(5 道高頻月考作文導寫+例文+素材)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 分)“底色”是繪畫時在白紙上抹上的第一層顏色,它決定著一幅畫的基調,或絢麗,或淡雅,或灰暗,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畫作的效果和意蘊。人生亦如此。人生的道路漫長,未來的不確定性很多,但不管怎樣,也只有打好“底色”,人生才能綻放多彩。 閱讀以上材料,結合你的體驗和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不得少于 800字;不得抄襲、套作。[思路點撥] 本題所給的材料屬于引語式材料。共三句話,第一句話是說“底色”的美學內涵及其作用,這是“底色”的表層意思;第二句話是“人生亦如此”,意思是說人生也有底色;第三句話強調青年們,在漫漫人生路上,即使未來充滿很多不確定性,都要有自己的“底色”。因為只有打好“底色”,人生才能綻放多彩。那么,人生的“底色”指的是什么呢 這就是學生思考“底色”蘊含的深層的人生意義。學生寫作時可以涉及國家、歷史、文化、人生、人格、道德情操等各個角度,對“底色”的比喻多取其“本性、本色、本原、基本素養”等角度,從選擇、堅持、保有、發揚等方面發掘其內蘊和哲理,“底色”可比喻謙虛、正直、寬容、堅忍、誠信、奮斗等美好品質,也可以比喻為理想追求、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等高尚情操,還可以比喻不忘初心。[作文立意]①守住人生的底色;②青春因無私奉獻而精彩;③描繪底色,張揚個性;④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參考例文]底色照亮人生汪國真曾說過:“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堅持不懈是汪國真拼搏一生的底色,他不畏困難,努力朝著自己的夢想砥礪前行,最終成為一位著名的詩人。底色是什么 對于畫家來說,底色就是為了凸顯某種事物或者意境而使用的一些顏色。對于一般人來說,底色應該是為了實現自己人生理想而付出的持之以恒的努力。底色像一束溫暖的陽光照亮了我們的人生。它給努力奮進的人詮釋了一個道理:或許我們不能飛翔,亦或許我們只能像蝸牛一樣匍匐前行,但我們也要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向前。一定有人聽說過尼克·胡哲吧!他的出名不僅是因為他不幸的遭遇——天生就沒有四肢,更多的是他樂觀豁達的勵志精神。小時候的他,性格并不開朗,反而是自卑和憂郁的,因為經常受到別人的譏笑,他多次嘗試自殺,但在他十三歲第三次自殺時,他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人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如果發現自己不能創造奇跡,那就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奇跡。于是他不再覺得自己卑微,不再覺得自己比別人弱小,他學會了潛水、沖浪,甚至學會了打高爾夫球。他曾說,只有拒絕再試一次的人才會被打敗。在擁有自己人生底色前,尼克·胡哲的世界是黑暗的,只有他自己在黑暗中掙扎,而當追求快樂成了尼克·胡哲的人生底色后,最終成就了他一生的快樂。積極的人生底色不是與生俱來的,更不可能只是憑空想象或感悟就能夠形成的,良好的家庭氛圍、成長的環境、個人的學習積累等,才可以造就靚麗的人生底色。聽過鄭桂桂彈奏鋼琴曲子而不知道鄭桂桂是誰的人,一定會難以相信她竟然是一個右手天生沒有手指的女孩!曾經有人問過她:“你對自己的不幸有什么看法 ”這是個非常尖銳的問題,而鄭桂桂的回答同樣令人震驚:“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不幸。”鄭桂桂是個幸運的人,因為她的父母從小便拿她當個普通孩子一樣看待,從不會因為她右手沒有手指而覺得她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會在一群孩子中對她區別對待,從而養成了她樂觀與堅強的個性,造就了她出彩的人生底色。底色是一個人的成長足跡,代表一個人的品行修養,是支撐一個人在荊棘之路上奮力前行的精神支柱,也是人生中的第二個太陽,它照亮了我們前進的方向,照亮了我們的夢想,讓我們明白生活不僅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讓我們明白即使我們生活在平凡的市井里,也依然要仰望日月星空,努力使自己的人生底色異常斑斕多彩!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同樣面對時代的艱難,曹操選擇了“憂”,陶淵明選擇了“悠”,李白選擇了“游”……他們的選擇展現了不同的人生理念和生活方式,對當代青年的人生選擇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以上材料使你想到了哪些人哪些事?觸發了你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要求:1、自擬標題,文體不限 ( 不要寫成詩歌 ) ;2、不少于 800 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襲。審題:這是一道引語式的材料作文題。面對時代的艱難,材料列舉了曹操、陶淵明、李白三個人不同的對待方式。其實大致可以概括為入世、出世、遁世三種。曹操心憂天下和百姓,陶淵明選擇歸隱田園,李白選擇游山玩水,他們三個人的人生選擇代表三種人生態度。曹操是入世的,陶淵明是出世的,而李白則是遁世的。這三種處世方式相比較而言,我們既要有曹操的奮進精神,去拼搏奮斗,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當然不可能人人有成功的輝煌,這時就要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超然物外的心態;也可以像李白走出去,感受山河萬里,心胸才會更寬廣,眼界才會更遼闊,人生也就會越發坦然與清晰。在寫作的時候,我們要建立思辨關系:吾輩青年要積極入世,也要把握好消極出世的度,不然就會陷入遁世境地。這是本次作文的寫作情境,考生可以談在人生遇到挫折時如何處理三者關系,可以把這個作為本次作文論證的重心。寫作時在開篇先引出觀點:吾輩青年當積極入世,而不能消極避世。文章主體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論述:在國家發展和建設時期,青年人要積極入世,勇立潮頭,勇挑重擔;一旦遇到挫折,就要多反省自己,不要一味的出世或遁世,可以針對當下一些“躺平”和“佛系”類的情況進行分析。最后,照應開篇,重申觀點。立意:1.我輩當積極入世,建功立業。2.入世可以選,出世、遁世不可為。3.生活需要積極的態度,不要“躺平”或“佛系”。例文:入世揚帆立潮頭,出世避遁審自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誠哉斯言,成功之路道阻且長。面對充滿機遇的大千世界,吾輩理應懷人世奮進,思出世沉潛,避遁世沉淪。懷入世之心,直掛云帆濟滄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千百年前流傳的言語至今仍擲地有聲。前方是無盡兇險的激流險灘,唯躬身入局方可奪那一絲機遇。三國亂世,憶諸葛孔明毅然投奔劉皇叔,終“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造就三分天下的鼎盛局面;建國羸弱,思“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在祖國各方條件落后的前提下,果斷舍棄國外的高薪工作,返回祖國投身根彈建設,成就兩彈元勛的傳奇;當代繁華,泥腿子教授李保國扎根太行山區,化萬畝荒野為林海,受萬眾敬仰。入世為積極進取,為當仁不讓,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與擔當。思出世情懷,審視自我促進步。《鬼谷子》曾言:“察勢者明,趨勢者智,馭勢者獨步天下。”天下大勢變化莫測,唯有與時代保持一定的距離,方可及時審視自我,為成功筑基的同時,亦可活得輕松自在。回望歷史,嵇康與亂世中在田野放歌,不入世俗污濁,一曲《廣陵散》奏出世界絕響;“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拒絕了高官俸祿,選擇耕織自己的精神家園,成就一代田園詩歌祖師。揆諸當下,時代楷模張富清隱姓埋名默默無聞,只求奉獻做實事:音樂奇才李健堅持不用智能手機,將全部的精力用于工作,不斷創作出令人驚嘆的作品。出世之情懷讓我們免受紅塵紛擾,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中綻放光芒,避遁世陷阱,正值青春勿沉滄。“羨子少平正得路,有如扶乘初日升”。而今我們正處青春奮進之時,若一味“避世”以致“遁世”,則會墮落于躺平主義的溫柔鄉里,碌碌無為,荒度一生。從表面看,躺平似乎可以解決問題,與現實和解,實則是在逃避現實,債出世之由而懈怠自我。“希望青年能夠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怨自艾者的話”,吾輩青年當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在面對磨難時勇敢面對,迎難而上,遠離萬事不關己的躺平主義。“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而今時代風起云涌,吾輩青年風華正茂,正是風起揚帆時。當機遇與挑戰并存,只要我們懷入世之心,思出世情懷,避遁世陷阱,則必將奪得成功桂冠。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 分)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的“數字火炬手”驚艷全場。“數字火炬手”幕后的拍攝原型,是來自廣州市玉巖中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高愉。此外,杭州亞運會開幕式的每一秒都有青年人的“身影”:志愿者、參演人員、裁判員,還有中國體育代表團的運動員……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扛起大任,綻放青春光彩。讀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聯系實際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審題:本題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材料列舉了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很多青年人的表現:“數字火炬手”幕后的拍攝原型,是來自廣州市玉巖中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高愉,杭州亞運會開幕式的每一秒都有青年人的“身影”。材料結尾“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扛起大任,綻放青春光彩”是關鍵句。可見,新一代青年人甚至高中生都已開始嶄露頭角,她們勇于擔當社會責任,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不做垮掉的一代,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勇于擔當、具備創新精神、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等,從多方面來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水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并在時代大潮中,奮勇爭先,綻放青春光彩。本次作文如果寫成議論文,應在文章的開頭簡短引入中心論點,如“青年應勇擔時代重任”;正文部分,可以從新時代重任是什么,青年勇擔時代重任的必要性,青年人用奮斗承擔時代重任的做法等角度進行論證;也可從拒絕做“躺平”青年角度對比論證,這樣說理更充分有力。應綜合運用各種論證方法,如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可列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勇于投入戰斗洪流的毛澤東一類青年的奮斗事例;列舉畢業之后放棄到大城市工作,回到家鄉,帶領家鄉人民脫貧致富的楊寧等事例,論證青年應勇擔時代重任。立意:1.青年應勇擔時代重任。2.青年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3.融入時代大潮,綻放青春光彩。例文:勇擔時代重任,綻放青春光彩無論在哪個時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會大任,推動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秉承先人精神,新一代青年已嶄露頭角,“數字火炬手”幕后的拍攝原型,是來自廣州市玉巖中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高愉,杭州亞運會開幕式的每一秒都有青年人的“身影”……,新時代青年已躍躍欲試,未來扛起建設祖國的大任,讓青春綻放光彩。歷史上,對青春年華的贊美從不缺乏,同時,有志的青年對同胞的呼號也從不缺乏。周恩來發出“安忍坐視而不一救耶?”的呼聲,燕園學子提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無不是在向當世青年呼吁:莫負韶華,與我同振國家。青年人為何要擔此重任?因為青年擁有人生最寶貴的青春,處在一個最具活力、創造力、沖勁的時期,易被時代感染,易無懼邁上征程,能扛時代大旗,能“教日月換新天”。有能力者若不發揮其能力會終生懊悔,青年人若不發揮目己的光和熱,便是辜負了上天的饋贈,所以青年應秉承先輩精神,發揚責任意識,勇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不負韶華,振興國家。現如今,中國仍不乏勇扛國家大任的青年。“蛟龍號”總設計師、潛航員葉聰,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讓大國重器落地;嫦娥團隊中那些 90后的年輕人,同先輩合作將中國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幾歲的青年,成功在軌搶救回了“龍江二號”并拍下了被世界稱贊的“最棒的地月合照”……這些走在時代前列的年輕人,完美地詮釋了什么是“振興國家,不負韶華”。可青年人也不全是如此有擔當的。近來竟有青年網紅宣稱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生他養他育他的父母竟排在末位,而更重要的是他的排序里竟然不見社會與國家!這哪里是青年人該有的樣子?整日沉迷聲色犬馬,只想“娛樂至死”“佛系度日”,從未想過對他人和社會做一點貢獻,這是多么令人震驚和絕望的自墮心態。而這種人竟成為“網紅”,此理論一旦擴展傳播,將污染多少青年的心靈!誠應誡止之。“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國”“你怎樣,中國便怎樣”,我們青年人應胸懷祖國,奮發圖強,像魯迅曾言的那樣:“擺脫冷氣,只顧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的話,有一份熱發一份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若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我們應拋開塵俗浮華,勇擔起自己的責任,不辜負韶華,敢于于汶汶世俗中喝出:“我便是唯一的光!”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1)校門外有一家雜貨店,店里生意非常好。經常有學生在店里買東西時忘記帶錢,如果他們對老板說:“我沒帶錢,晚上給您送來,好嗎 ”老板總是回答:“沒問題!”奇怪的是,老板從不記賬。有人問:“你不怕學生不還嗎 ”老板說:“沒關系,我相信他,他會還的。”(2)明代文人陳繼儒的《小窗幽記》中有這樣一句話:“聞人善,則疑之;聞人惡,則信之:此滿腔殺機也。”(3)盧新寧在北大的演講中說:“我唯一的害怕,是你們已經不相信了——不相信規則能戰勝潛規則,不相信學場有別于官場,不相信學術不等于權術,不相信風骨遠勝于媚骨。”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于“相信與懷疑”,青少年常常有很多困惑。某班級準備就這個問題開一個班會,請你結合上述材料,寫一份發言稿。要求:自擬標題,明確立意,不得套作或抄襲,書寫工整,不少于 800字。【寫作指導】本題為任務驅動型作文。第一則材料通過一個小事件說明一個現象:對他人的信任,有使人向善的力量。第二則材料是一句古文,其大意是:如果一個人聽說別人做好事就表示懷疑,聽說別人做了惡事就相信:他的內心里對這個世界其實是充滿敵意的。這句話陳述了一種現象:疑善信惡。這樣的人,內心非常陰暗。第三則材料通過盧新寧的話表達了一種憂慮:有些年輕人不再相信真、善、美,呼喚人們相信真、善、美。我們會發現:三則材料合起來形成互補關系。第一則材料告訴我們,我們應當相信人之善。第二、三則材料既陳述了懷疑的現象,也暗含了懷疑的后果——“滿腔殺機”。據此可確定如下立意:多一些相信,少一些懷疑;懷疑與相信需要理性。【參考例文】多一些相信,少一些懷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多一些相信,少一些懷疑。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對相信與懷疑常常有著許多的困惑,但我認為我們需要多一些相信,少一些懷疑。相信我們應該相信的,懷疑我們應該懷疑的便可。信任和懷疑,兩者從來都是矛盾的。在信任的彼岸佇立著懷疑,不要一味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要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讓我們用虛實相融,用理性的眼睛觀察后再選擇是相信還是懷疑。人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信任。信任,會使人與人之間更加融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典型故事來自于三國,最出色的表現者是劉備。他弘毅寬厚,知人善任,從不懷疑忠心耿耿的部下,劉、關、張、趙、諸葛幾乎一起譜寫了天下亙古傳奇。因而,劉備的家業號稱是親情凝聚的典范。關羽,可以放棄一切厚祿,過五關、斬六將,歷盡苦難回到劉備的窮困旗下;張飛,可以腥風血雨先打下一塊小地盤,等著劉備來做主當家;趙云,可以冒生命危險,搶救劉備的兒子,保護劉備的家人完整;諸葛亮,受劉備臨終重托,“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劉備管理的基石就是信任。在懷疑和信任的 PK中,古代君王大都選擇了懷疑,從而失去了愛國臣子,國家也最終難逃滅亡之災。岳飛懷著一腔熱血,奮身于戰場,大小戰績不可勝數,訓練了紀律嚴明的岳家。如此一個精忠報國的臣子卻在最后慘遭殺害。皇帝同樣也是在懷疑和信任的彼岸選擇了懷疑,懷疑岳飛的赤膽忠心,懷疑他的精忠報國。可憐岳飛如此為國盡心盡力,卻落得如此下場。屈原為國盡心盡力,上官大夫爭寵而心害其能,楚王相信了上官大夫的讒言,離間了屈原。屈原滿懷才能和一腔熱血,卻被流配邊關。上官大夫無能卻擔重任,屈原的一腔熱血被楚王當作泥土踩在了腳下,屈原發出“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感慨后投汨羅江而死,楚也被滅國。假若皇帝選擇相信岳飛,岳家軍定會為他打造一個全新盛世,歷史將會由此改篇。但皇帝選擇了不相信岳飛,使岳飛精忠報國的一片赤心化作了糞土,最終落得個國破家亡。我們在與人交往中,在懷疑與信任中,要有自己的見解。既不能一味地相信眼睛,也不能一味地不相信眼睛,我們要用理性去感受去選擇。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5.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種觀點認為:作家寫作時心里要裝著讀者,多傾聽讀者的呼聲。 另一種看法是:作家寫作時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為讀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創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將如何對待你的“讀者” 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 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寫作指導】審題時,一要注意材料所給的兩種觀點,貌似截然相反,其本質都是在探討在生活、創造、實現自己價值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自我與他人的關系,寫作的重心應放在對待他人(態度或意見)的角度。 二要抓住關鍵語句:“假如你是創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將如何對待你的‘讀者’ ”連用四個“你”,直指每一個“我”的意味更為強烈。而“我”的各不相同,為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留出了足夠大的個性發揮余地、綜合能力展示空間。要細讀材料,摸準問題的背景,即“我”在成長過程中如何積極處理與他人關系的社會現實問題;然后是“我的生活我創造”,點燃展望“新生活”的激情;進而可以暢想“如何對待”,或尊重“讀者”(他人);或與“讀者”(他人)對話、交流;或不為“讀者”(他人)影響或左右;或既尊重“讀者”(他人),又不為“讀者”(他人)影響或左右;或引領“讀者”(他人)等。不僅可以寫“如何對待”,更可以深入地寫“為什么要這么對待”“有沒有其他的對待方式”等。 【參考例文】心中期許 筆下風云有人說:“人生如同不斷謄改的詩稿,從青絲到白發,有人還在燈下。”而當我們埋首于生活的幾案,拾起筆卻滿心躑躅時,總有紛擾的雜音在背后響起,指點我們將于何處落筆, 于是我們心中朦朧的理想藍圖便被涂鴉所淹沒。總有人認為作家心中要裝著讀者,順著讀者的呼聲走;也總有人認為作家要堅持自我,不被外界左右。當我們成為生活的執筆者,我想,我們應將外界呼聲化作心中期許,以筆下風云書寫自己的人生故事。我們以筆墨為權,行至今日已對父母不絕于耳的叮嚀囑咐感到麻木,可我們總還記得第一次媽媽摸著你的頭,爸爸拍拍你的肩,目送你尚稚拙的身影去迎考時眼底飽含的熱淚與期望。那是我們在一次次被路上的荊棘絆倒時,于苦痛的血淚中再次爬起的不竭動力。這一份真誠的祝愿, 這一份熱切的期許,將用溫和柔軟的風力托舉你的雙翼,是生活的“讀者”饋贈于我的第一件禮物。但又有那流言中傷、冷嘲熱諷,抑或是尖酸刻薄地對你的生活評頭論足。誠然這些打擊使我們暫失“寫作”的勇氣,但在轟然交錯的輿論風向中,我們更能看清自己,更能看清自己所堅守的理想信念不愿為之失去方向,風狂雨急之時,烏云籠罩在茫茫蒼穹,一片陰翳之中,我們才能意識到腳下的土地方是心之所向,這便是“讀者”的第二份禮物。由是觀之,“讀者”的呼聲并不能左右我們的筆端,而我恰要把他們予我的壓力與動力化為筆下風云。“活過、愛過、寫過”的司湯達還曾言:“我的夢想值得我為之奮斗,我今天的生活絕不是昨天的冷淡抄襲。”我們書寫我們的故事,必有我之思想、著我之色彩。難道沒有旁人的導引,沒有既定的道路,我就只好日復一日地抄下昨日的詞句,陷入循環往復的生活旋渦之中嗎 不,不是這樣。各人之所以執筆各自的生活,是各人擁有其獨特思想境界與情感體驗,自然也有其不同的趣味追求與志向節操,而我們所應做的,便是把個人的獨特性刻入生活的骨髓,完成陀思妥耶夫斯基口中“人不是齒輪”的自證。我不循規蹈矩,自然也不會停滯不前。辛波斯卡偏愛那“寫詩的荒謬”,我亦珍視手中握筆的機會。讀者的呼聲或許打斷了你的思路,行文的艱澀或許凝滯了你的筆尖,但生活的書頁沙沙翻過,那空白是否讓你惶恐 又是否讓你有愧于那些生活的“讀者” 讀者的呼聲與要求無論承載著壓力或是動力,我們都應將其化為心中懷著的感激、存著的期許,以其寫出自我色彩,嶄露筆下風云。翻山越嶺,他們就會聽到你的事。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這是著名畫家豐子愷先生的一幅漫畫“嚴霜烈日皆經過,次第春風到草廬”。俞平伯先生評價豐子愷的漫畫“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著人間的情味”。 仔細欣賞這幅漫畫,你有怎樣的感受和領悟 請圍繞漫畫內容寫一篇文章。 要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 800字。【寫作指導】本題是漫畫式材料作文。解答本題要認真觀察漫畫,結合配圖的文字思考漫畫的寓意。畫面中一座山中草廬,透過打開的小窗,屋內一片昏暗,可見住處實在是簡陋之極。可室外卻是又一片天地。嚴寒酷暑皆已過去,現下正是美好春光。屋后有蒼翠的柳樹,空中有輕盈的飛鳥。主人坐在屋前的石頭上,手執一卷書,似在舉目欣賞眼前的翠柳。可曾注意到,窗前那盆看不真切的花草,這也是主人的情趣呢。能在如此簡陋的環境中從容淡定地生活,主人該是陶淵明一流的人物吧。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或者便該是這樣的。配畫的詩句,“嚴霜烈日皆經過,次第春風到草廬”,運用了雙關,“嚴霜”“烈日”“春風”既實指自然環境,也可以象征作者的個人遭遇和所處的社會時代。這兩句詩生動形象地表現了作者對艱難生活的淡然、對嚴酷社會的蔑視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一切的艱辛皆會過去,終會迎來美好的愿景。這便是希望吧。結合以上分析,可以從樂觀、堅韌、從容淡定、對美的欣賞等角度立意,也可以從別的角度,只要圍繞漫畫內容即可。參考立意:①風雨過后,便是彩虹②讓美常駐心間③笑對人生④不畏嚴霜,終獲春風⑤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⑥讓樂觀成為一種信仰⑦淡看風雨,終迎彩虹⑧守得云開見月明⑨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參考例文】像桃花一樣微笑春風春雨喚醒了沉睡了一年的老桃樹,它伸伸懶腰扭身一看季節,趕緊醞釀著感情和心境。不久,花骨朵一朵朵興奮起來了,在枝頭微笑地望著久違的世界。就這樣,春天無聲無息地來了;就這樣,桃花也無聲無息地開放了。少年的我喜歡坐在如火焰般艷麗的桃花下,聞著它積蓄了一年的桃花香,絲絲縷縷,沁人心脾。有時我睡著了,在夢中,我常想:桃花面對短暫的絢爛,它快樂嗎 是啊,桃花快樂嗎 它的生命短暫,它不如牡丹漂亮大方,不如月季妖嬈多情。它只能在屬于自己的領土中安靜地開放、凋零……沒有人刻意地贊賞它,它還快樂嗎 菊花以它的清新高雅打動人,蓮花以它的純潔正直打動人,梅花以它的幽香傲骨打動人,而在春天里開放的桃花呢 它普通,它渺小,它總是靜靜地靜靜地……它快樂嗎 桃花開得越來越艷了,紅的似火,白的似雪。三年的高中求學之路,書上題海跋涉的辛苦,加上高三月考的辛苦,磨光了我所有的自信,我越發像一只癟了的氣球,往日的成敗都歷歷在目。也許是時間太漫長,讓我迷失了方向。我猶如大海中的一條小船,永遠劃不到岸。岸在哪兒 我不知道,像一只無頭蒼蠅在到處亂撞。最后,我耗盡全身力氣,任海水一點一點將我吞噬。也許時間太短暫,讓我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歷經一次又一次的困難與失望。我不再意氣風發,只有垂頭喪氣,覺得自己什么也沒有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憂愁與傷感涌上心頭……我想放棄了,因為我學業無成,因為我不夠快樂。又一次坐在樹下,陽光照下來。我抬頭看著陽光,心中便有了答案。是啊,它該是快樂的,因為它正咧開嘴對著我笑呢!不加任何修飾,只有真與誠,看它正笑呢!頓時,我心中一震,我想是它的笑令我清醒的吧!茫茫之中,我笑了,原來我也可以像桃花一樣微笑。桃花用它的熱情,用它的微笑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美好的畫面。因為它短暫,也正是因為它的短暫才想把自己所有的美展示給人們,給那些失意的人們,告訴他們至少可以擁有陽光的微笑。花開花落,花落花開。我的心也跟著它們開放,陽光又一點點照進來了,溫暖無比,我又快樂了。抬頭,看著天空,我微笑著,像桃花一樣微笑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