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材版本 湘教版普通高中美術教科書(美術鑒賞)單元課題 第二單元 美術歷程單元子課題 第三課 心靈的幻象課型 鑒賞 設計課時 1 授課班級 高二4班教材分析教材主要以石窟藝術為例,介紹了中國的佛教藝術。其中包括最早的新疆克孜爾石窟,以及被稱之為中國四大石窟的敦煌莫高窟、大同石窟、龍門石窟。教材在介紹這些石窟的時候,主要介紹了這些石窟的發展歷史,有代表性的藝術形式以及它們的演變等等。在這些介紹中貫穿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也就是宗教藝術本土化的問題,也就是藝術家們如何按照中國人的欣賞習慣將從國外傳入的宗教形象處理成本土的形象,以適應宗教信仰的需要。因為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了解為何中國宗教藝術中的形象在經歷了幾個朝代之后,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在講到大同石窟和云岡石窟的時候,談到其中的佛像象征著統治者或者按照統治者的形象修建的,這表明在古代統治階級對宗教的重視。美術核心素養 本課美術學業質量標準包括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文化理解五個方面:圖像識讀:能夠從形態、材料等方面識別宗教美術作品類別。美術表現理解:理解宗教藝術家的創作思維與美術表現的形式。審美判斷:理解宗教美術作品中蘊含的形式美感,能夠清晰地加以分析和表達。創意實踐:能夠嘗試從新的角度理解和分析美術作品。文化理解:分析宗教美術作品的風格與社會背景之間的關系教學目標 1、了解在宗教流行時期,宗教對美術創作的影響。2、讓學生認識到宗教觀念與地域文化對美術創作的雙重影響。3、初步掌握基本美術欣賞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術基本核心素養。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在人類特定歷史時期中宗教信仰對美術創作的影響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一些重要作品。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從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入手,結合一些宗教故事或傳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運用圖表歸納的形式以及比較鑒賞法,對東西方宗教美術作品產生的宗教觀念、歷史背景、表現主題、藝術形式等方面做一個歸納,并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從而更好的理解這些作品。教法 對比法、引導暗示法。學法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法學習。教學重點 在中國宗教美術作品中出現的宗教形象本土化的現象。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邏輯語言講授藝術語言,學會四種鑒賞方法來鑒賞宗教美術作品。重難點突破 通過教師對學生欣賞感受—教師講解—理解接受—審美獲取—主動探究的學習過程加以引導發展突破教學重難點。教具、學具 教具:畫冊、多媒體播放工具。 學具:筆記本(或者作業紙)、筆。學情分析 這次教學活動的對象是青海油田一中高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鑒賞方法,有著豐富的想象力,但由于條件的限制,同學們沒有欣賞到真正的藝術作品,只是通過教科書上的圖片來欣賞,所以學生很難感受到真正藝術作品的感染力,針對這一局限,我采用了四種鑒賞方法,通過分析作品的技法、內容、材料,使同學們感受到宗教美術作品受宗教社會價值和本土化而影響。新課教學1、 導入:欣賞兩首音樂,教師并簡單做出介紹。提問:這兩首音樂有什么不同的感受?2、 學生思考并回答。情景帶入3、 導入正題:教師介紹世界中有包括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內的三大宗教。接著向學生介紹一下佛教的簡單情況。5、 學生初步閱讀并研究教材:教師要求學生閱讀教材的第28、29、30頁,然后分小組討論歸納教材內容,將內容填寫到作業紙上。注意: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如下方面進行閱讀。① 佛教是不是誕生于中國?② 佛教藝術主要集中在中國的什么時代?③ 為什么要創作這些美術形象?④ 最有代表性的佛教藝術形式是什么?⑤ 美術作品怎樣被用來傳播佛教?(如:1、修建石窟供教徒瞻仰與活動。2、塑造佛像。3、繪制壁畫表現佛教故事。)⑥ 仔細觀察,佛教美術作品中的形象在中國流傳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變化?⑦ 當時的一些統治者怎樣看待佛教。6、 教師對學生的分析進行歸納與總結。并且組織學生“完成活動建議一”。(準備:請同學們從網上或者書中查閱一些關于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古希臘的神話故事,注意:教師可以分小組進行,請不同的小組查閱不同的內容,在教學中與同學們分享。)1、 復習上節課的內容,請一些同學來講述一些關于佛教的故事。2、 請一些同學來講述古希臘的神話。3、 教師總結:(1)佛教的思想與古希臘時期的神話思想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表現這些觀念的美術作品也有不同。教師展示古希臘的作品《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和《雅典娜神像》。不過二者也有共同點,請同學們思考并解答。(2)宗教的思想在當時的美術創作中(中國的佛教藝術、古希臘的藝術作品)占主導地位。人們用各種美術形式來表現對神靈的敬仰。在古希臘時期,人們的很多行為都是為了表達對神靈的尊敬。比如今天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最初就是獻給奧林匹亞山上以宙斯為首的眾神的。7、 學生閱讀并分析教材: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學生閱讀第31頁古希臘的材料,并進行分析,分析內容寫在作業紙上。注意:教師在學生閱讀與分析的過程中,可以提出如下問題:① 這個時期最偉大的藝術作品是否都與神話有關系,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② 在制作這些美術品的時候,希臘人用什么材料來制作它們?(最昂貴的材料)8、完成活動建議二。請研究、查閱基督教、佛教等不同宗教觀念的小組選擇一件作品來進行分析。比較式鑒賞形式鑒賞社會學感悟9、本課總結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宗教是人們解決生命中一切痛苦的唯一法寶,是進行心靈慰藉的唯一精神支柱。正是由于宗教的強大的精神作用,也被統治者作為統治國家的一個重要手段。但無論怎樣,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宗教美術作品,能夠讓我們直接面對宗教的神圣與威嚴。宗教到現在仍然是凈化人們心靈的文化產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