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日食教學目標科學觀念: 1、日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 科學思維: 1、對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細致地觀察。2、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的成因。探究實踐:1、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日食的成因。 2、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樂趣,意識到設計科學研究方案的重要性。態度責任:1、能夠大膽地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2、意識到天文現象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日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教學難點: 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的成因。教學過程一、聚焦日食現象,激發探究興趣 1.圖片引入日食現象:同學們,這是一張日食照片,你觀察過日食嗎?看了這張日食照片,你有什么疑問嗎?(預設:老師,日食是發生在白天的現象,可為什么照片中像黑夜呢?) 2.解釋日食照片現象:你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們來聽聽天文專家的解釋。(視頻:為什么不能直接觀察日食)所以,我們看到的很多日食照片和視頻,都是通過減光的設備拍攝的。怎樣正確安全的觀看日食呢?(視頻:觀看日食的設備) 3.觀測安全教育:所以將來同學們有機會觀看日食時,一定要佩戴觀日食眼鏡等專用的觀測工具。 4.播放視頻進一步激趣:看日食照片是不是不夠過癮呢?讓我們來欣賞更多精彩的日食實拍。不要眨眼哦?。ㄒ曨l:日食合集) 5.學生自主提出問題:真是太壯觀了!相信同學們對日食現象充滿了好奇。關于日食,你想研究什么呢?(預設:老師,日食是怎么形成的呢?) 6.相信屏幕前的你很想了解吧。那就讓我們開啟今天的日食探究之旅?!沂菊n題《日食》。 二、探索日食現象,模擬日食成因 活動一、模擬日、地、月三個天體的運動 1.創設情境感受日食:同學們,在前幾課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在太陽引力的作用下,太陽系的天體都在圍繞太陽運行。月亮在繞著地球運動的同時,也被地球攜帶著繞太陽公轉。讓我們來做一名時空旅者,到宇宙中看一看吧。(視頻) 2.觀察運動方向:同學們看清楚了嗎?請你仔細觀察地球和月球的運動方向,你有什么發現?是的,我們發現地球圍繞太陽自西向東逆時針公轉,同時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方向也是逆時針方向。在運行過程中,天體之間有時會發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現象,比如日食。 3.猜測日食成因:日地月三個天體運行到怎樣的情況下可能發生日食呢?你有想法了嗎?請你按下暫停鍵說一說。請兩位同學交流一下他們的想法。 (預設1:首先光是直線傳播的。) (預設2: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里的人看不到太陽光,因此就形成了日食。) 4.思考模擬實驗:同學們的猜測正確嗎?在科學課堂中,我們是無法直接觀察到天體運動的,這時我們需要做哪種類型的實驗呢。沒錯!模擬實驗。我們就來進行第一個探索活動:模擬日、地、月三個天體的運動。 5.我們可以用剛才準備好的地球儀模擬地球,如果沒有,也可以用皮球或者其他不發光不透明的大球來代替。什么模擬太陽和月球呢?請你按下暫停鍵思考。 (預設1:因為太陽會發光,所以用手電筒模擬太陽。)是的,如果家里沒有手電筒,也可以用手機閃光燈等其他發光物體代替。 (預設2:月球也是不發光不透明的,但是它比地球小,所以可以用乒乓球模擬月球。) 沒錯,如果沒有乒乓球,也可以用橡皮泥捏一個小球來代替。 6.思考實驗方法:材料準備好了,怎樣操作呢?請你按下暫停鍵思考,或者動手嘗試一下! 7.我們來看屏幕中老師的示范。 8相信你能更加規范地操作了。別忘了,科學記錄也是實驗中的重要環節。你可以像老師這樣,畫一個簡單的表格,將你的觀察發現畫一畫,寫一寫,形成一份科學資料。 表1.模擬三球運動 請你按下暫停鍵,開始實驗吧! 10.我們來看一段視頻,看看和你的想法是否一樣。(視頻) 11.(結論1)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畫出示意圖。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 12.其實,有一個儀器能夠很好的模擬這三個天體的運動,叫做三球儀。我們來看一下,是不是和我們的模擬實驗是一樣的。(三球儀視頻)我們看到地球圍繞太陽轉,月球圍繞地球轉,同時也被地球攜帶著繞太陽公轉。是不是更加方便形象呢。 活動二、模擬日食 1.引入探究問題: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月球是地球的衛星,體積比太陽小的多,這么小的月球真的能夠遮擋住太陽嗎?說說你的想法。 (預設:我認為可以,因為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和太陽差不多大。) 我們的猜測正確嗎?接下來,讓我們以站在地球上的人為視角,設計一個模擬日食的實驗來進行研究。 2.出示實驗材料:請看實驗材料,相信會對你有所啟發,我們將紅色紙剪成一個大圓片,黃色紙剪成小圓片,藍色紙剪成中圓片,用3根一次性筷子作為支架,將圓片分別貼上。 3.啟發實驗方法: (1)你能推測一下這三個圓片分別模擬什么嗎?(預設:紅色大圓片模擬太陽,黃色小圓片模擬月球,藍色中圓片模擬地球。) (2)想一想,三者怎樣擺放?(預設:三者擺放在一條直線上,并且三個圓片的圓心高度保持一致。) (3)請你繼續思考,我們要以地球上的人為視角觀察日食,那么還應該將藍色圓片進行怎樣的處理呢?是的,我們可以在藍色圓片中間開一個觀察孔,模擬從地球上觀察。 4.整理實驗步驟: ①用大小和顏色不同的紙片分別代表太陽、地球和月球。 ②將三張圓片擺放在一條直線上。注意三張圓片的圓心高度保持一致。 ③在地球圓片上打一個觀察孔,讓月球圓片和觀察孔高度一致。 ④將月球圓片轉到離地球圓片遠近略有不同的兩個位置上,通過觀察孔觀察“月球”擋住“太陽”的情況。例如,1號位置,月球圓片離地球圓片近。2號位置月球圓片離地球圓片遠。 5.開展探究實驗:接下來請你按下暫停鍵進行實驗。并將觀察發現用涂色的方式進行記錄。如果你的身邊沒有材料也沒關系,可以看視頻中老師的分享。(視頻:模擬日食) 活動三、匯總我們的觀察結果 1.將我們的觀察結果來進行匯總吧。我們來看這位同學的觀察結果。 (1)當月球移動到1號位置離地球較近時,我們看到月球將太陽完全遮住。 (2)當月球移動到2號位置離地球較遠時,我們看到月球只能遮住太陽中間部分,太陽露出周圍的一小圈,呈現一個環狀。 2.我們知道月球比太陽小的多,為什么月球那么小,卻能遮住太陽,你能解釋一下其中的原理嗎?這其中有一個神奇的巧合,請看。(視頻) 你明白了嗎?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月球離地球近,離太陽遠。根據近大遠小的原理,所以兩者看起來恰好一樣大。這和“一葉障目”的原理類似。 3.現在,你能說一說這兩次分別模擬的是哪種類型的日食嗎? (預設:1號位置太陽被完全遮住模擬的是日全食,2號位置太陽最外面一圈沒有被擋住,呈環狀,模擬的是日環食。) 4.我們來看發生日全食、日環食時講解視頻,看看和你的解釋是否一樣呢?(視頻:央視) (結論2)是的,簡單來說當月球距離地球稍近時,月球能夠擋住整個太陽,發生日全食。當月球距離地球稍遠時,月球不能擋住整個太陽,發生日環食。 三、分析實驗成果,研討日食成因 研討1:日食是怎么發生的? 1.同學們,今天我們模擬了日地月三球運動,并通過實驗模擬了日食,現在你能解釋日食是怎么發生的嗎?請你按下暫停鍵,整理總結,并說一說。 2.請看科學示意圖。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 當月球距離地球稍近時,月球能夠擋住整個太陽,發生日全食。 當月球距離地球稍遠時,月球不能擋住整個太陽,發生日環食。 研討2:太陽系是怎樣一個天體系統 1.同學們,經過第一課太陽系大家族、第二課八顆行星,以及今天學習的日食,我們已經在太陽系中開展了一系列奇妙的旅程。你能小結前面的學習,描述太陽系是怎樣一個天體系統嗎?請你按下暫停鍵進行思考。 2.太陽系是一個運動著的天體系統,該系統中的天體都在做著相對運動。相對運動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現象。 四、拓展 1.除了日食,太陽系中還有什么有趣的天文現象呢?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種特別有趣壯觀的天文現象,叫做金星凌日。視頻中,你將看到用多種不同的天文設備拍攝到的同一個金星凌日。(視頻) 2.同學們,是不是很神奇,金星為什么看上去那么小呢?金星凌日是怎么發生的呢?能說說你的想法嗎? 3.我們來聽聽天文專家的解釋。(視頻) 4.原來當金星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恰巧三者拍成一條直線時,就會出現金星凌日天象。 5.同學們,還有一種天文現象相信你也很熟悉,那就是月食。最后,讓我們觀看科普小劇場,對日食進行鞏固和深化,也對月食進行一些了解。 結語:同學們,宇宙的世界奇妙無窮,下節課,我們將飛躍太陽系,來到更加廣闊的宇宙世界繼續探索,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