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三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2 比較不同的土壤教學目標1. 能通過觀察實驗了解土壤的基本特點。 2. 引導學生認識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的主要成分和特點。 3. 引導并培養學生能從多個角度對研究對象進行科學探究,收集和分析信息獲取證據。 4. 認識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密切關系,達到熱愛自然,探究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能夠使用多種觀察形式和探究方法對土壤進行探究。2.知道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的主要成分和特點。教學難點: 能通過設計對比實驗,研究土壤的特點。教學過程一、游戲導入:玩泥巴。 1.播放視頻“玩泥巴”,激發學生興趣。 2.開始玩泥巴。 3.匯報交流,發現問題。 發現:1、2、3號泥巴出現了不同的性狀。 提出:這些泥巴有什么不同? 二、猜想與假設: 學生根據發現的問題展開猜想。 大家有了這么多的猜想,我們怎樣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呢? (做實驗、調查等) 三、實驗一:觀察土壤。 分別取與1、2、3號泥巴對應的1、2、3號土壤,觀察它們在顏色、顆粒、氣味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并把觀察結果記錄到觀察記錄表中。 1.看1、2、3號土壤的顏色。 2.聞1、2、3號土壤的氣味。 3.捻1、2、3號土壤粉末,感受土壤的顆粒。 4.掰1、2、3號土塊,感受土塊硬度。 四、實驗二:土壤的沉積。 分別取同樣多的1、2、3號土壤倒入水中,充分攪拌。靜置一段時間后,觀察它們的分層情況。 將觀察結果填入觀察記錄表中。 五、認識不同的土壤。 1.學習資料:土壤的分類。 (出示文字資料) 2.判斷1、2、3號土壤的名稱。 六、觀察與發現。 觀察課本提供的植物分布圖,提出問題并展開猜想。 七、實驗三:探究不同土壤的滲水性。 1.實驗裝置介紹。 2.出示實驗步驟。 3.開始實驗。 4.匯報交流。 八、小結。 根據觀察記錄單上的信息,說一說1、2、3號土壤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沙質土顏色呈 色,含 粒多,含 粒少,滲水性 。 黏質土顏色呈 色,含 粒多,含 粒少,滲水性 。 壤土顏色呈 色,含沙粒的量與含黏粒的量介于 土與 土之間。 九、拓展與應用:土壤與植物。 1.自主閱讀課本第8頁文章“土壤和植物”,了解土壤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2.應用:結合自己的認知,再說出幾種適合生活在不同土壤中的植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