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一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制作指南針教學目標1. 通過探究發現磁化的最佳方法,并發現可以被磁化的材料。 2. 了解水浮式指南針的構造,學會水浮式指南針的制作方法,并能使用其辨別方向。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 了解水浮式指南針的磁針來源。 2. 學會制作水浮式指南針,并能用其成功指南北。 教學難點: 1. 對比探究不同磁化方法的效果。 2. 探究可以被磁化成為磁針的材料。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中國古代有個名人叫鄭和,在600多年前他率領船隊在海上航行,他們駕駛輪船從南京出發先后去往了30多個國家,你知道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船員們是怎樣準確到達他們要去的地方嗎? 2.同學們想到的指南針裝置,古時候我們稱它為“司南”。它有什么作用呢?一起來看一段視頻。 二、探究磁化最佳方法 1.看完古代司南,老師還帶來個簡易司南,喝湯的湯勺,它是否能指南北呢?我們來試試。(教師演示實驗) 2.這把湯勺可以指南北。同學也想來試試嗎?我給同學準備了另外一把勺子,和老師剛才的那把來自于同一廠家同一批次。請你也來試試。(學生實驗) 3.同學的這把不能指南北。同樣的兩把勺子,為什么效果不一樣? 4.有同學提出因為老師的勺子帶有磁性?怎么證明? 5.是的,可以用兩把勺子分別去嘗試吸引大頭針。 6.果然如此,怎樣才能讓同學的勺子也帶有磁性呢?同學提出可以用勺子和磁鐵接觸。怎么接觸呢? 7.同學們主要提到了3種方法:吸附法、單向摩擦法、雙向摩擦法。(視頻) 第一種方法:吸附法 第二種方法:單向摩擦法 第三種方法:雙向摩擦法 8.三種方法是否都能成功讓湯勺獲得磁性?效果又如何呢?怎么比較? 9.有同學提到了可以分別用三種方法去接觸勺子,然后對比勺子可以吸引到的大頭針數量。那在接觸對比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嗎? 10.同學非常細心,想到了每種方法接觸勺子時的次數要一樣多,那我們就統一接觸20次。而且三種方法不能使用同一把勺子,應該是一種方法一把勺子。一起來試試吧。 11.同學們有什么發現? 12.的確,我們發現三種方法都有效果,但單向摩擦的效果最好。 三、探究能被磁化的材質 1.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利用磁鐵進行單向摩擦可以讓勺子獲得較好的磁性,這個過程叫做磁化。 2.剛才我們實驗的勺子可以被磁化,大家覺得它是什么材料做的? 3.同學猜測是金屬的,并提出了幾種不同的金屬,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金屬材料有鐵、鋁、銅等,那這些常見金屬都可以被磁化嗎? 4.今天老師準備了相同大小的銅棒、鋁棒、鐵棒,讓我們也來試一試。為了獲得最佳的效果,你們覺得應該要用哪種磁化方法來做? 5.是的,用單向摩擦法。這次我們依然統一摩擦20次。 6.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常見金屬中能被磁化的是鐵類物質。 四、制作水浮式指南針 1.經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想不想嘗試用被磁化的鐵棒自制一個指南針呀? 2.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如何用被磁化的鐵棒做一個水浮式指南針。先來看一下制作水浮式指南針需要哪些材料?具體如何制作呢? 3.下面請同學親自動手試一試,并觀察水浮式指南針能否成功指南北。 五、課堂小結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了解了磁化的最佳方法,學會了如何讓湯勺成為簡易的指南針,還運用了可以被磁化的鐵質材料制作了水浮式指南針,其實簡易指南針還有很多種,后續同學們還可以進一步嘗試制作更多不同類型的指南針,動手動腦相結合,爭做科學小達人。 六、作業練習 最后我們布置兩個小任務: 1.基礎任務:閱讀科學教材第43頁“懸吊法”指南針的制作方法。 2.實踐任務:嘗試制作一個“懸吊法”指南針。 好,今天我們的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