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科學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耳和聽覺(第一課時)教科書 書 名:科學 七年級下冊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學習目標科學觀念:通過觀察,知道耳朵的結構,以及各結構的功能 科學思維:通過推理,初步分析出失聰的原因 探究實踐:①通過探究實驗,歸納總結出影響聲音特性的因素 ②能自制簡單樂器,結合選擇的材料和工具,設計方案并制作作品 責任態度:①對探究活動感興趣,愿意和同學合作并分享觀點 ②知道民族樂器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課前學習任務觀察身邊樂器的結構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通過探索大耳朵星球隧道,了解耳朵的結構 能填寫出序號1-9的結構名稱 將耳朵各結構與功能連線 【學習任務二】 大耳朵星球突然聽不見聲音了,你能作為城市工程師幫他們找到問題所在嗎? 1.熟悉聽覺的形成過程2. 提出你的建議 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建議維修________________區域。 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建議維修________________區域。 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建議維修________________區域。 【學習任務三】 利用實驗儀器動手做一做,并思考音調的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學習任務四】 利用實驗儀器動手做一做,并思考音調的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習任務五】 利用實驗儀器動手做一做,并思考音色與什么因素有關?推薦的學習資源參觀浙江博物館,“唐宋樂器展”。2.手機APP “Oscilloscope”,實時生成聲音的波形圖作業練習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科學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耳和聽覺(第一課時)教科書 書 名:科學 七年級下冊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作業練習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通過觀察,知道耳朵的結構,以及各結構的功能 科學思維:通過推理,初步分析出失聰的原因 探究實踐:①通過探究實驗,歸納總結出影響聲音特性的因素 ②能自制簡單樂器,結合選擇的材料和工具,設計方案并 制作作品 責任態度:①對探究活動感興趣,愿意和同學合作并分享觀點 ②知道民族樂器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 設計特點: 分知識點,便于診斷 難度有層次 包含易錯題、典型題,實用性強 作業練習: 【耳的結構及功能】 耳是人體的重要感覺器官,聽覺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下圖是耳的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能夠產生振動、傳導振動的結構分別是[ ] 和[ ] 。 (2)人暈車是由于位于耳中的感受器[ ] 和[ ] ,對頭部位置變化過于敏感所致。 (3)人的聽覺感受器位于[ ] ,而聽覺是在 形成的。 (4)幼兒的咽鼓管短且直,當有病毒感染時容易引起_______(填“外”“中”或“內”) 耳發炎。 【聽覺的形成過程】 如圖是人的耳和腦的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上課鈴響了,同學們聽到鈴聲后陸續走進教室,請寫出聽覺形成的過程 。(用圖中字母及箭頭表示)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2)一位戰士的耳被槍炮聲震聾。損傷部位最可能的是 (用字母表示),衛生員告訴其他軍人遇到巨大聲響時要迅速張開嘴巴,以避免耳被震聾。 (易錯題)成語“聞雞起舞”原意為早上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人體對公雞鳴叫產生聽覺的位置是在( ) A.大腦 B.鼓膜 C.耳蝸 D.前庭 【聲音的三個特性】 大型的會場、電影院等場所都要用到擴音設備,它是用來( ) A.提高聲音的音調 B.加大聲音的速度 C.改變聲音的音色 D.增大聲音的響度 辛棄疾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寫道:“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人們能分辨出蛙聲主要依據聲音的( ?。景鏅嗨校?1教育】 A.音色 B.音調 C.響度 D.振幅 運動會上,同學們大聲呼喊,為運動員加油。這里的“大”是指聲音的( ) 響度 B.音調 C.音色 D.傳播速度 在公共場所打電話、說話“輕聲”是文明的表現,這里的“輕聲”是指聲音的 ?。晃覀儍H憑手機中聽到對方的聲音就判斷出對方是誰,這是依據聲音的 進行判斷的。 音調高低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 ,頻率越低,音調 (前兩空均填“越高”或“越低”)。多數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大約從20 Hz到20000 Hz。人們把高于20000 Hz的聲叫作 聲,把低于20 Hz的聲叫作 聲。w 如圖為“探究聲音的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請將實驗補充完整。 (1)實驗需要用到的器材:音叉、乒乓球、細線、小錘、鐵架臺。 (2)設計和進行實驗: ①用小錘擊打音叉發聲,將乒乓球接觸音叉,觀察 ; ②用更大的力擊打音叉,重復上述過程。 分析和總結實驗結論:聲音的響度與物體的 有關。 【拓展與提升】 俗話說“響水不開,開水不響”,開水真的不響嗎 小明想對此進行實驗, 觀察得到的數據如表: 通過表中的數據,說明“響水不開,開水不響”的原因。 水溫t/℃聲音強度/dB現象2137.5無氣泡4038.0無氣泡6040.5有小氣泡產生7043.4少量氣泡上升8046.8上升氣泡增多8552.9大量氣泡上升9054.4水面有氣泡形成9555.2更多小氣泡形成,水變渾濁10052.8沸騰答案 1.(1)⑦;鼓膜;⑥;聽小骨 (2)④;前庭;③;半規管 (3)⑤;耳蝸;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 (4)中 2.(1)G→F→E→C→A (2)F 3.A 4.D 5.A 6.A 7.響度;音色 8.越高;越低;超;次 9.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振幅 10.分貝是來計量聲音的響度的.在沸騰前聲音的響度更大一些。 聲強最大時,水變渾濁,可能是水中的小氣泡破裂使水振動產生的。開水并非是不響,而是響度相對于不開的水弱一點;沒開的水響可能是氣泡在水中破裂激起水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由于振動水最后才會渾濁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科學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耳和聽覺(第一課時)教科書 書 名:科學 七年級下冊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科學觀念:通過觀察,知道耳朵的結構,以及各結構的功能 科學思維:通過推理,初步分析出失聰的原因 探究實踐:①通過探究實驗,歸納總結出影響聲音特性的因素 ②能自制簡單樂器,結合選擇的材料和工具,設計方案并制作作品 責任態度:①對探究活動感興趣,愿意和同學合作并分享觀點 ②知道民族樂器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 知道耳的結構及耳的各部分功能教學難點: 1. 探究音調和振動頻率的關系 2. 探究響度和振動幅度的關系教學過程整體設計思路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要學習《耳和聽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1.知道耳的結構及耳的各部分功能。2.能說出聽覺的形成過程。3.知道聲音的三個特性。那我們就開啟今天的探索之旅吧。 昨天潘老師收到了一封大耳朵星發來的邀請函,邀請我們一起去參加他們的樂器節。怎么樣,大家感興趣嗎?那我們就一起出發去看看吧。 新課教學,了解耳的結構和各部分功能 哇,他們的星球好漂亮啊,有意思的是這兩個大大的耳朵形建筑物,中間還是一條連通的隧道。那這邊潘老師給大家布置任務, 任務一:通過探索大耳朵星球隧道,了解耳朵的結構。 【視頻播放:耳的結構】 看看大家參觀的仔細不仔細。圖里: ①這個大喇叭樣子的叫做耳廓,作用是收集聲波。 ②耳廓向里這個通道叫做外耳道,是聲波傳播的通道。 ③接下來就到了鼓膜啦,聲波可以使它產生振動。 ④四號是什么呢?對了,聽小骨。因為鼓膜的振動是很微小的,聽小骨可以將這種振動放大。 ⑤聽小骨的后面空間 是5號,鼓室。 ⑨后面延展出去的9號叫做咽鼓管,它連通這鼓室和咽部,使得鼓膜內外的壓強平衡,鼓膜就能正常振動啦。像我們坐飛機的時候會覺得耳朵痛,其實就是咽鼓管功能不良導致的。媽媽會和你說只需要將嘴巴打開,上下張合吞咽幾次就好了,這個方法就是讓咽鼓管正常工作,讓鼓膜內外氣壓重新平衡,就不會痛了。 ⑥⑦那我們往上看,6和7分別是什么?半規管和前庭,他和位置速度 變化的感受有關。 ⑧那耳朵隨里面這個像蝸牛殼的8號是什么呢?對啦耳蝸,它就是我們最重要的聽覺感受器,耳蝸能將聲信號傳遞給腦,在大腦皮層上的聽覺中樞產生聽覺。 【問題一】耳分為3個部分,外耳,中耳,內耳。分別包括哪些結構呢?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中耳有4個結構:鼓膜,聽小骨,鼓室,咽鼓管;內耳包括半規管、前庭、耳蝸。 【問題二】人為什么需要2個耳朵? 雙耳可以幫我們更好的辨別聲音的方向。 大家回答的很棒啊,說明剛才參觀的時候很仔細。 新課教學,知道聽覺的形成過程 但是潘老師這邊收到了一個壞消息,剛才星球上發生了重大事件——大耳朵星球突然聽不見了,市長判斷應該是城市某個區域工程出問題了。我們能不能幫忙找出癥結啊,幫大耳朵星球找回聲音。 任務二:大耳朵星球突然聽不見了,城市工程師們能幫忙找出癥結嗎? 哎,別急,在出發之前我們理一理思路,聽覺是怎么產生的呢? 聲波通過外耳收集,使得鼓膜振動。聽小骨將鼓膜的振動放大后,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從而產生信息。這種信號通過聽神經傳導到腦。于是在大腦的聽覺中樞,就產生了聽覺。 那現在大耳朵星球突然聽不見了,你們覺得有什么可能性?結合經驗幫忙分析分析唄。 ①A生:可能是年齡大了,聽覺不靈敏了。像爺爺奶奶就需要帶著助聽器才會聽的見。 ②B生:可能是器官結構受損了。那你建議他們排查哪些區域呢?可以檢修下鼓膜區域、聽小骨區域、還有很重要核心的耳蝸區域。好的,你的建議很中肯。 ③C生:不要忘記檢修下“聽覺神經”區域,有可能是傳導信號過程中有問題,導致的聽不見失聰。 好的,我已經將你們的建議發送給市長了,他說和工程師想到一塊去了! 新課教學,探究聲音的三個特性 在一番檢修過后,總算大耳朵星的樂音回來啦,你們聽,叮叮當當呢。其實樂音有3個特性,分別叫做音調、響度和音色。 【音調與振動快慢的關系】 任務三:動手做一做塑料尺劃木梳和撥鋼尺小實驗。通過實驗現象,思考音調的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給大家2分鐘的時間) 當用塑料尺劃過木梳,你看到了什么?木梳齒在振動。 快速劃木梳和慢慢的劃木梳,你聽到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呢?當木梳尺振動比較快時,發出的聲音比較高;振動比較慢時,聲音較低。 做鋼尺振動實驗時,現象和結論也是相似的嗎?①你是怎么使得鋼尺振動得快一些的?將鋼尺伸出桌面部分短一些,振動的就會快一些。反之亦然。②結論和塑料尺實驗相同嗎?相同。 其他方案:我剛看到還有同學用了自己的方法在研究,王一諾拿著自己的拉鏈外套做實驗,他快速拉拉鏈,發現音調高一些。楊鑫用吸管作為實驗材料,使勁吹細管會有呼呼聲,但隨著楊鑫把細管剪的越來越短,呼呼聲越來越高。這是為什么?呼呼聲是因為細管內空氣的振動產生的,剪的越短里面的空氣柱越短,振動的就快,音調就高。 5.總結: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振動快慢有關。振動越快,音調越高。 那我們怎么形容振動的快呢?我們會說振動的頻率高。頻率指的是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單位赫茲寫作Hz。如果一個音叉1秒內振動了60次,那它的振動頻率就是60Hz。 平時我們說的女高音和女低音,最大的差別就是音調高低不同。那是不是所有的高音都能被人耳捕捉到呢?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20-20000Hz,最低音可以聽到20Hz,最高音可以聽到20000Hz。不止人這樣,其他動物也都有自己的聽覺和發聲頻率范圍。我們常說狗的聽覺比我們靈敏,其實指的是什么呀?能聽到更低的低音,以及更高的高音。 比20000Hz高的聲音叫做——超聲波。它振動頻率很大,音調很高,所具有的能量很高,不能被人耳聽到。醫學上我們利用超聲波檢查胎兒的發育情況,生活中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生物里蝙蝠就是利用超聲波來定位捕食的,軍事上我們的聲吶定位技術就是發射的超聲波。 同理,低于20Hz,人耳不能捕捉到的叫做次聲波。像蝴蝶翅膀振動的很慢發出的就是次聲波,象群就是用次聲波進行交流的,我們還會監測地震前的次聲波來提前預報。 【響度與振動幅度的關系】 任務四:動手做一做,思考響度的強弱與什么因素有關? 是誰的振動引起的鼓發聲?——鼓面。 那小紙屑是干什么用的?顯示鼓面的振動,將這個振動放大。 你得到什么結論?鼓面的震動幅度越小,聲音弱。人離的越遠,聽到的聲音越輕。 總結:是的,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它與振幅、人的遠近有關。聲音強弱的計量單位為分貝,寫作dB。樹葉落地的聲音大概是10分貝,我們這樣普通的講話大概50分貝,當聲音響度到達60.70分貝及以上時,我們就覺得很吵鬧了。注意,我們定義的0分貝,不是沒有聲音,它指的是人剛好能聽到最微弱的聲音。 【音色與材料結構的關系】 任務五:利用手機軟件記錄下不同的聲音,思考音色與什么因素有關? 我看到大家都東敲一下西敲一下的,玩的很盡興。有沒組愿意和大家來分享你們的結果的? 記錄了口哨聲、手指彈硬紙板的聲音、敲擊水杯的聲音。 得到了什么結論?大家的波形都不同。 那波形又代表了什么?代表不同的音色,音色與材料有關。特別注意,第3.4兩張圖,敲擊不同水量的水杯,波形也就是音色是相同的,但下面的頻率峰的位置不同,代表音調不同。 總結:音色反應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音色也不同。 【情境分辨三特性】 了解了聲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后,看看大家能分辨出以下情境嗎? ①“我這破鑼似的喉嚨,怕唱不好”,形容_________不好(音色) ②“這個蚊子飛來飛去,吵死了”,形容____________(響度) ③“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高”是指__________(音調) ④“引吭高歌”,“高”是指__________(響度,放開嗓子大聲唱) ⑥ 室外晨會用的擴音喇叭是用來增加_______________(響度) ⑦ 微信登錄時的聲紋鎖,它辨別聲音的主要依據是____________ (每個人音色不同) 生活應用,樂器中的聲音特性 (音樂)聽,大耳朵星球的樂器節好像開始了呢!這聲音,是吉他在彈奏吧。 【吉他——弦樂】 那吉他在彈奏的過程中,是用什么方式或結構來控制音調、響度、音色的變化的呢?我們來仔細觀察一下。 吉他發聲的聲源是——琴弦,每一根琴弦的粗細都不一樣。 吉他上還有很多品位,通過手按住琴弦的位置不同,發出的音調就不同。當撥動的弦細而短時,琴弦振動的就快,音調就越高。 如果想要吉他音響一些,通過加大力度來增加振幅,就可以啦。 【笛子——管樂】 這又是什么樂器呀?笛子~你們是根據什么來判斷的呢?真聰明,音色。 笛子發聲是靠其中的空氣柱振動的。 笛身上有很多不同位置的孔,就像吉他一樣,手按住不同的孔,就可以改變空氣柱的長短啦??諝庵蕉?,振動的越快,音調就越高。 當然,用力吹,振幅大就更響了。 【拓展——制作小樂器】 其實我們的各種弦樂、管樂、打擊樂器,都是用了相似的方法來調節音調和響度的。大家課后感興趣,可以制作一些建議的小樂器,像大耳朵星球一樣,來一場班級演奏會。 總結回顧 同學們表現的太棒了?;仡櫹挛覀兘裉斓拇蠖涮诫U,參觀了隧道知道了耳朵的結構和個部分功能,又幫市長修理了城市工程知道了聽覺的形成過程,最后還聽了一場樂器會知道了聲音的三個特性,收獲滿滿!好啦,最后感謝大耳朵星球給我們帶來的這場奇幻之旅,我們也要回到地球去啦,拜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3耳和聽覺學習任務單.docx 2..3耳和聽覺教學設計.docx 2..3耳和聽覺課后練習.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