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4 化學式與化合價(第1課時)1.了解化學式的含義,并能用化學式表示某些物質的組成。2.明確化學式的寫法和讀法。化學式的含義、化學式的書寫。化學式的含義。新課導入【教師活動】展示一瓶礦泉水的成分表,礦泉水的主要成分表中,物質名稱后面都附帶著其化學符號,你知道這個化學符號是什么意思嗎?【學生活動】認真聽講并思考。【設計意圖】以商品的標簽為例,引出新課內容,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新知探究一、化學式的概念【教師活動】使用課件展示一些化學符號并提問:你知道下列符號表示什么物質嗎?【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教師活動】僅留下物質名稱,請同學們嘗試根據物質再寫出它們對應的符號。【學生活動】嘗試書寫。【教師活動】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叫做化學式。每種純凈物質的組成是固定不變的,所以表示每種物質組成的化學式只有一個,即只有純凈物才有一個固定的符號——化學式,如:、、等。它可以簡單明了地表示物質的組成。【學生活動】認真聽講并完成“學習任務一”中的內容。【設計意圖】通過一些化學符號的舉例,歸納總結化學式的概念,強調化學式的特點。二、化學式的意義【教師活動】化學式和元素符號一樣,是非常重要的化學語言,是國際通用的,為學習和研究化學帶來了方便。觀察教材第83頁圖4-27,以水的化學式為例,你能總結出化學式有哪些意義嗎?【學生活動】看圖后回答問題。表示水這種物質;表示1個水分子;表示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表示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教師活動】總結:在宏觀意義上,化學式既可以表示一種物質,也可以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在微觀意義上,化學式既可以表示該物質的構成微粒,也可以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的原子構成。【學生活動】認真聽講并完成“學習任務二”中的內容。【教師活動】符號、2、、2各具有什么意義呢?【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并回答。【教師活動】總結:符號 宏觀意義 微觀意義氫元素 1個氫原子2 2個氫原子氫氣; 氫氣由氫元素組成 1個氫分子; 每個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成2 2個氫分子通過表格中的信息,你能發現化學式在什么情況下只具有微觀意義?【學生活動】當化學式的前面出現數字(1除外)時,它只能表示微觀意義。【設計意圖】以水的化學式為例,總結化學式的宏觀和微觀意義,讓學生理解化學式所表示的意義。三、化學式的寫法1.書寫原則【教師活動】學習了化學式的意義,那么化學式應該怎樣進行書寫呢?物質的組成是通過實驗測定的,因此化學式的書寫必須依據實驗的結果。【學生活動】聽講并完成“學習任務三”中1的內容。2.書寫規則【教師活動】單質化學式的書寫方法可以分為四種形式。①金屬:習慣上用元素符號表示,如鐵寫為、銅寫為。②稀有氣體:用元素符號表示,如氦寫為、氖寫為。③固態非金屬:習慣上用元素符號表示,如碳寫為C、硫寫為S。④氣態非金屬: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數的數字,如。【學生活動】認真聽課并完成“學習任務三”中2(1)的內容。【教師活動】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方法可以分為兩種形式。①氧化物化學式的書寫:氧元素符號寫在右方,另一種元素的符號寫在左方,原子的個數寫在各自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如、等;②由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書寫:金屬元素符號寫在左方,非金屬元素符號寫在右方,原子(或離子)的個數寫在各自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如。【學生活動】認真聽課并完成“學習任務三”中2(2)的內容。【教師活動】在書寫化學式的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學生活動】認真思考。【教師活動】當某組成元素原子個數比是1時,1省略不寫,如。但有些是例外的,如、。四、化學式的讀法【教師活動】我們已經學習了化學式的寫法,那么化學式應該怎么讀呢?1.單質:氣體單質讀作“某氣”,如He讀作氦氣,讀作氫氣。非氣態單質直接讀元素名稱,如讀作鐵,讀作碳。2.化合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讀作“某化某”,如讀作氯化鈉,有時要讀出化學式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如讀作二氧化碳,讀作四氧化三鐵。【學生活動】完成“學習任務四”中的內容。【教師活動】提醒:并不是化學式中有數字才可以讀數字,如讀作一氧化碳;也不是化學式中有數字就一定需要讀出,如讀作氧化鈉。課堂小結本節課主要學習了化學式的概念、意義以及化學式的寫法和讀法等,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厘清化學式的含義,明白化學式的特點——每種物質只有一個化學式,明確化學式的寫法和讀法,體會化學式存在的意義。板書設計課題4 化學式與化合價(第1課時)一、化學式的概念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二、化學式的意義三、化學式的寫法1.書寫原則2.書寫規則四、化學式的讀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