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教學目標】1.知道從隋唐建立到五代十國政權更迭的基本史實2.通過學習“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了解隋唐時期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昌盛的盛世局面,增強民族自豪感。3.通過隋唐時期民族交往的史實,了解隋唐時期開明的民族政策推動了中原王朝與周邊民族的交往,維護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教學重難點】1.重點:隋唐到五代十國時期政權更迭的史實;隋唐時期政治、經濟、民族關系發展的表現2.難點:評價歷史人物;唐朝民族關系的發展;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知識概覽】隋唐時期是中華文明的黃金時代。隋朝的建立實現了這個國家的重新統一。隋朝盛極一時,雖短命而亡,但影響深遠。李唐興起后,唐前期出現盛世局面,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安史之亂后,唐朝中央政府的權威受到了激烈的挑戰。黃巢起義后,唐朝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的短暫分裂時期。【教學過程】教師播放視頻《紐約的唐人街》,學生觀看視頻并思考什么是唐人街。教師介紹:所謂的唐人街指的是在外國一些華人、華僑聚居的地方,同學們思考:為什么這些地方會被叫做唐人街呢?這是因為歷史上唐朝時期非常強盛,聲名遠播歐洲,唐人也就成了中國人的代名詞。那么,我國歷史上隋唐時期取得了哪些成就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一、隋唐的統一(一)隋朝建立與南北統一教師講解:1.隋朝建立: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楊堅稱帝,國號隋,定都長安。2.南北統一:公元589年,隋滅陳。意義:隋滅陳,統一全國,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局面。教師布置自主學習任務:結合教材,概括隋朝經濟建設的主要活動。學生展示:廣設倉庫、興建洛陽城、開通大運河教師出示PPT,結合圖片介紹含嘉倉考古遺址隋氏西京太倉,東京含嘉倉、洛口倉,華州永豐倉,陜州太原倉,儲米粟多者千萬石,少者不減數百萬石。天下義倉又皆充滿。京都及并州庫布帛各數千萬,而錫賚勛庸,并出豐厚,亦魏晉以降之未有。——《通典·食貨典》教師出示PPT,介紹隋朝興建的洛陽城教師出示PPT,結合圖片,介紹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大運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材料引導』教師出示材料:材料一“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胡曾《汴水》材料二“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皮日休《汴河懷古》根據以上材料,概括大運河開通的歷史意義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過度役使民力,加重民眾負擔以是導致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之一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有利于促進南北經濟交流;有利于促進運河沿岸城市的發展。(三)隋末暴政與唐朝建立教師講解:1.暴政表現:①大興土木,勞民傷財;②三征高麗,窮兵黷武;③徭役繁重,嚴刑峻法。2.結果: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教師出示問題:結合隋朝的歷史及其影響,說說你是如何評價隋煬帝的?學生討論并展示教師總結:功:在維護國家統一、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方面做出突出貢獻過: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驕奢淫逸,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給民眾和社會發展帶來極大災難。教師播放視頻教師講解隋朝滅亡,唐朝建立的史實618年,隋朝滅亡。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隨后,唐軍消滅各支起義軍和割據勢力,統一全國。二、唐朝的繁榮與民族交融(一)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教師講解1.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時期626年,李世民繼帝位,其統治時期政治開明,史稱“貞觀之治”。2.表現:(1)經濟方面: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戒奢從簡。(2)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虛心納諫。3.唐高宗皇后武則天于高宗死后不久,廢唐稱帝,改國號為周,其統治時期史稱“武周政治”。在她當政期間,盡管政壇紛紜,但唐朝社會經濟持續發展。4.開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統治前期武周政權結束后不久,唐高宗之孫李隆基即位,是為唐玄宗,其統治前期達到了唐王朝的鼎盛時期,史稱“開元之治”。教師出示PPT圖片,介紹唐朝的曲轅犁和唐三彩教師播放視頻《繁華的唐朝》,教師介紹當時的唐朝不僅國力強盛、經濟發達、科技先進,而且在處理與周邊民族以及與外國的關系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二)盛世大唐的民族關系教師出示圖片:唐朝初期與周邊民族關系圖,學生結合教材在圖處上找出幾個重要少數民族:突厥、吐蕃、回鶻,靺鞨。教師出示材料:唐興,蠻夷更盛衰,嘗與中國抗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鶻、云南是也。——《新唐書·四夷傳序》1.唐與突厥教師出示圖片,指出唐初突厥的位置,介紹唐朝建立后北方的突厥分裂為了東西兩部分。突厥經常騷擾唐朝邊境。教師介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比較開明的,出示材料“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教師介紹唐朝處理與突厥的關系的基本史實(1)貞觀初年,唐軍大破東突厥,擒獲頡利可汗。(2)640年,唐太宗滅高昌,設安西都護府。(3)唐高宗時滅西突厥。武則天設北庭都護府。2.唐與吐蕃教師出示圖片,介紹吐蕃王朝是西藏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政權,松贊干布被認為是實際立國者。吐蕃社會生產以農牧業為主。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蕎麥等;牲畜有牦牛、馬、駝、羊等;手工業有燒炭、冶鐵、毛織等。相對于當時的唐朝,吐蕃是比較落后的。7世紀前期,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唐太宗時,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親,促進了漢藏友好關系和經濟文化交流。教師出示圖片:現在的布達拉宮并出示材料:《舊唐書·吐蕃傳》:聞突厥及吐谷渾皆尚公主,乃遣使隨德遐入朝,多赍金寶,奉表求婚。貞觀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禮部尚書、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節送公主于吐蕃。仍遣酋豪子弟,請入國學以習《詩》、《書》。又請中國識文之人典其表疏。文成公主入藏促進了漢藏兩族人民的交流,教師出示圖片:唐蕃會盟碑并出示材料穆宗長慶元年(821)唐蕃雙方在長安會盟,重申甥舅之好,結束對抗狀態;第二年唐朝使者又到邏些(今拉薩),雙方設壇證盟;第三年赤祖德贊刻石立碑,史稱“長慶會盟”。3.唐與回紇、靺鞨唐玄宗冊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唐玄宗封其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三、安史之亂、黃巢起義與五代十國教師出示材料:《長恨歌》節選白居易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教師提問:詩人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學生回答(一)安史之亂1.教師結合圖片,概括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唐玄宗安于享樂,怠于政事。節度使權力不斷增大,尾大不掉內重外輕教師出示圖片:安史之亂示意圖2.介紹安史之亂的過程:755年,安祿山、史思明在范陽起兵。次年正月,安祿山于洛陽稱帝,國號“大燕”。六月,叛軍攻破潼關,占領長安;唐玄宗西逃至馬嵬驛,兵士嘩變。763年,安史之亂最終被唐朝平定。教師出示圖片:唐朝藩鎮割據示意圖3.安史之亂的影響(1)唐朝由盛轉衰(2)中央集權削弱,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3)黃河流域遭到嚴重破壞,經濟重心南移4.教師結合材料介紹安史之亂后唐朝的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材料:唐自穆宗以來八世,而為宦者所立者七君。——《新唐書》卷九《本紀九》穆宗以后,官僚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以朋黨之爭的形式表現出來。官僚士大夫們因為出身、政見的差別以及個人恩怨的關系,圍繞著一些具體的政策、措施,“各分朋黨,更相傾軋,垂四十年”,歷穆、敬、文、武、宣五朝。(二)黃巢起義教師出示圖片介紹黃巢起義黃巢起義沉重打擊了唐朝的統治(三)唐朝滅亡教師出示朱溫的圖片,介紹朱溫原本是黃巢手下的一員大將,后來投降唐朝受封為節度使。朱溫不斷吞并其它勢力,實力不斷增強。907年,朱溫廢唐哀帝,改國號梁,史稱后梁。至此,唐王朝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四)五代十國教師出示五代十國的示意圖,介紹唐朝滅亡后,北方黃河流域先后出現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政權,南方地區出現吳、南唐、吳越、前蜀、后蜀、楚、閩、南漢、南平九個政權,再加上北方割據太原的北漢,史稱“五代十國”。教師出示周世宗柴榮的圖片,介紹后周實力不斷增強,統一了北方,為后來隋唐的統一奠定了基礎。教師出示材料:廣順三年(953)詔:其婚田爭訟、賦稅丁徭,合是令佐之職。其擒奸捕盜、庇護部民,合是軍鎮警察之職。今后各守職分,專切提撕,如所職疏遺,各行按責,其州府不得差監征軍將下縣。——《舊五代史·周書·太祖紀四》【課堂總結】構建本課知識體系【拓展探究】結合教材,思考:隋朝滅亡的背景與其它朝代有何不同?朝代滅亡的原因主要有統治腐敗、經濟凋敝、外族入侵、天災人禍、農民起義等,一般是發生在朝代末期,而隋朝滅亡時經濟發達,國力強盛,隋朝正處于繁榮時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